当前位置:肇庆房产网社会当我们怀念乔布斯时,我们在怀念什么?
当我们怀念乔布斯时,我们在怀念什么?
2023-05-29

2007年1月,旧金山,重新回到苹果公司10年后,乔布斯在Macworld大会上激动地向世人展示了一款全新的产品——“iPhone”。沃尔特·艾萨克森在《乔布斯传》中写道,在乔布斯辉煌的产品演示生涯中,这可能是最好的一次。

那个时候,“每隔一段时间,苹果就会出现一个能够改变一切的革命性产品。”而今天,无论iPhone 13的售价香不香,苹果似乎都鲜少再现创新,乔布斯时代的惊喜的尖叫声渐行渐远了。

在初代iPhone的发布会上,乔布斯不厌其烦地强调着它的独特性。他骄傲地告诉全世界,“今天,我们将推出三款革命性产品。第一个是宽屏触控式iPod,第二个是一款革命性的手机,第三个是突破性的互联网通信设备。你们明白了吗?这不是三台独立的设备,而是一台设备,我们称它为iPhone。”

台下掌声雷动,一个属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序曲缓缓奏响。如乔布斯所愿,iPhone带来的科技旋风将席卷全球,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。在他过世数年后,iPhone仍是苹果最重要的营收来源。

2011年10月5日,乔布斯因病去世,享年56岁。至今,乔布斯已经逝去整整十年,库克掌权下的苹果也成了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,他极其敏锐的商业嗅觉令人赞叹。

然而,“果粉”们总是怀念着乔布斯,怀念他在“科技春晚”中牛仔裤、黑色套头衫的简洁形象,怀念他在多个领域打造的创新产品,怀念他惊人的创造力,怀念着他科技与人文巧妙结合的迷人气质。

偏执怪才乔布斯

凭借对完美的狂热追求,乔布斯深刻地影响了个人电脑、动画电影、音乐、移动电话、平板电脑和数字出版六大产业。

他的成神之路已经早已家喻户晓。Apple II是最先出现且最成功的个人电脑;麦金塔引发了家用电脑革命并普及了图形用户界面; iPod改变了人们消费音乐的方式;iPhone把移动电话变成了集音乐、照片、视频、邮件和网络于一体的设备;App Store生成新的内容创造产业 ;iPad推出平板计算技术,为数字报纸、杂志、书籍和视频提供了平台......

穿越时空,我们可以发现乔布斯的创新产品以及经营理念,与他的偏执、专注、激情、艺术气质、控制欲紧密地纠缠在一起,构成了他戏剧般的人生轨迹。

乔布斯并没有像“宿敌”比尔盖茨一样拥有幸福美满的童年。他们在同一年出生,盖茨的父母是分别是著名的律师和商界人士。而乔布斯刚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,后被一对好心的夫妻领养。

在19岁那年,乔布斯去印度苦行7个月,以此寻找自我、追求精神启蒙。回家之后,他早上和晚上也会冥想和禅修。当他回忆起印度之旅时说道:“印度乡间的人与我们不同,我们运用思维,而他们运用直觉。直觉是非常强大的,在我看来比思维更加强大。直觉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影响。”

乔布斯小时候一直以为自己是个适合人文学科的人,但也喜欢电子设备,于是想成为既擅长人文,又能驾驭科学的人。苹果产品在技术方面的创新,以及设计、交互等层面的完美体验,可以体现出乔布斯对美学的极致追求,正如他提及的“我们站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”。

失败是创业者的必经之路,乔布斯也不例外。1985年4月,由于乔布斯经营理念与大多数董事会成员不同,加上苹果电脑市场大部分被IBM抢占,乔布斯被“赶出”苹果。他回忆时直言,“就像被人狠狠在肚子上打了一拳,然后一下子飞出老远。”

1996年,苹果公司经营陷入困局,市场份额由鼎盛的16%跌到4%,濒临破产。乔布斯临危受命回归苹果,并随即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,停掉苹果公司大多数产品的生产线,包括多种型号的台式机、服务器、打印机等,将极简主义贯彻到底。

乔布斯重回苹果之后,苹果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年代,推出了多款人们耳熟能详的产品。雷军、贾跃亭、罗永浩等多位国内著名科技大佬也将乔布斯视为精神领袖。

“iPhone3开始使用螺丝,为了确保美观,螺丝表面一圈一圈的纹路之间必须等距。”“iPhone4外部主要零件的合缝间距不能大于0.1毫米,这是为了避免这种三明治设计夹到人的毛发。测试时要用iPhone4在人的面颊上反复滑动,看是否会夹走毛发。”苹果产品的成功与乔布斯的偏执不无关系。

天才与疯子往往只有一线之隔,也有人并不认可乔布斯的专断独行。前苹果Safiri浏览器开发负责人Francisco Tolmasky年仅20岁就被苹果公司看中,起初并没有得到乔布斯的认可。乔布斯对其设计方案评价称:“我需要的是拥有魔力的产品,你们的垃圾产品显然没有魔力。”

在《乔布斯传》中,苹果的员工称乔布斯对世界的看法只有天才和白痴两种,有时候一个人同一天就能得到这两种评价。“发现任何瑕疵都可能引发乔布斯一顿咆哮。一道金属涂层、一颗螺丝钉的曲线、一只机箱上蓝色的深浅、一款导航屏幕的直观性......他会一直骂它们‘烂透了’,直到某个时刻他突然称赞它们‘完美至极’。”

最希望留下的遗产

“一个民族,千百万人里面才出一个天才,人世间数百万个闲暇的小时流逝过去,方始出现一个真正的历史性时刻,人类星光璀璨的时辰。”

然而,乔布斯的成功也离不开时代红利、地域氛围、团队协作与前人积淀。1929年,斯坦佛大学的弗雷德里克·特曼教授为将实验室成果商业化,扶植一群被称为“电子业种子团队”的年轻人,他们开启了硅谷在车库白手起家的传统。

20世纪60年代,支配计算产业发展的摩尔定律诞生,AMD与英特尔等教父级别的半导体公司也随之成立。硅谷在20世纪70年代迎来黄金年代,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滋润着科技企业的成长,包容着创业者所遇到的挫折。

1976年,年仅21岁的乔布斯与好友沃兹尼亚克在自家的车库内成立苹果电脑公司,当人们述说着乔布斯的伟大时,沃兹尼亚克这个低调极客对苹果的贡献却较少被提及。事实上,作为苹果早期最重要的工程师,沃兹主导了Apple I和Apple II的设计与开发。

iPhone的横空出世也离不开团队的力量。2004年,苹果公司召集了1000多名内部员工组成研发iPhone团队,成立“Project Purple”的高度机密项目。灵魂设计师乔纳森·伊夫也在其中,他参与设计了iPod、iMac、iPhone 、iPad 等众多苹果产品。

艾萨克森在《创新者》中提到,与孤独天才的灵光一闪相比,创新更多是来自团队协作。历史上每一个创意活跃的时代都是如此。此外,协作不仅会在同一时代的参与者之间进行,它还是跨越世代的。比如,史蒂夫·乔布斯的成果建立在艾伦·凯的研究之上,后者在面向对象编程和窗口式图形用户界面方面作出了先驱性贡献。

显然,乔布斯也认识到这一点。他说,“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赖于我们人类的其他成员,以及他们的贡献和成就。我们很多人都想回馈社会,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添上一笔。”

由此可以看出,乔布斯内心世界的源动力并不是具体的金钱和权力,他希望创造普世的社会价值。“我们只能用这种大多数人都掌握的方式去表达——因为我们不会写鲍勃·迪伦的歌或汤姆· 斯托帕德的戏剧。我们试图用我们仅有的天分去表达我们深层的感受,去表达我们对前人所有贡献的感激,去为历史长河加上一点儿什么。那就是推动我的力量。”

如今,乔布斯逝世十年,苹果也在库克的领导下成长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,营收利润表现屡创新高。最新财报显示,苹果第三财季销售额达814.1亿美元,同比增长36%,净利润为217.44亿美元,同比增长93%。

国内手机公司仍将苹果视为榜样,比如荣耀CEO赵明在iPhone 13发布会结束后,将苹果称为“强大而令人尊敬的对手”。而用户们对苹果产品的吐槽却日益渐多,“炮火”集中于失去创新力的iPhone:所谓的“创新”仅仅是换了新配色、越来越多的摄像头、芯片性能提升,再也没有“Amazing”。

自己希望留下什么样的遗产?乔布斯曾提出:“我的激情所在是打造一家可以传世的公司,这家公司里的人动力十足地创造伟大的产品。其他一切都是第二位的。当然,能赚钱很棒,因为那样你才能够制造伟大的产品。但是动力来自产品,而不是利润。”

乔布斯之后,苹果似乎再也没有推出过可以称之为“伟大”的产品,更多是对现有产品的精益求精。

当然,创造力的缺失不仅仅体现在苹果身上,整个手机、PC行业都似乎得了创新焦虑症,甚至“工业心脏”芯片性能的提升也越来越有限,摩尔定律进入瓶颈期。

或许,当人们怀念乔布斯时,也在怀念那个激情飞扬、颠覆式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的年代。

你经常买到高价低配的手机?其实多看看 无忧岛资讯 的百家号,就不会被别人给骗了~

肇庆房产网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20198030